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措施,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完善流通体系等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市场销售继续增长,服务零售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需协同发力,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良性互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促进经济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内需,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领域,逐步释放市场潜力。
近期,全国多地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在广东深圳,家电卖场人潮涌动,各类家电旁边都立着醒目的补贴价格标签。“这台扫地机器人既能扫地,又能拖地,还有智能模式,国家补贴叠加商家优惠共便宜了约1000元。”徐女士表示,补贴后购买商品非常划算,过几天再带孩子来选购个新电脑。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惠及超1100万人次,共核销补贴56.61亿元,带动相关产品销售约468.51亿元。
在河北石家庄,以旧换新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家住桥西区的陈先生趁着以旧换新补贴,购入一台新能源汽车,总共节省了10000多元。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7月23日,河北省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超108亿元,消费额超828亿元。
“昨天刚下单的空调今天就送到了,不但价格划算,送货速度也很快,是一次很好的购物体验。”黑龙江的孙女士表示,新一轮国补叠加各种优惠后,购买这台空调省了好几百元。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今年的12类,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消费潜力。
消费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近日,《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贴息政策发布,面向需求侧和供给侧,贴近百姓生活,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将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全方位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要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苏剑表示,扩内需促消费是一个长期过程,要稳定市场信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大家对消费没有后顾之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民生福祉,既要通过合理收入分配让百姓有钱花,又要通过消费环境优化让群众愿意花、敢于花。”在苏剑看来,提供优质的消费场景能提高人们消费意愿,同时要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和服务温度的消费场景,这不仅有利于激发潜在消费需求,还能通过创造“值得消费的记忆点”提升大众消费频次。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