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锐视角》专栏的第241期。
5月17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举办。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是清华大学于2014年发起的系列论坛活动,已成功举办10届,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学术论坛之一。

笔者注意到,这是该论坛首次在深圳举办。近百位中外高级别政经领袖、重磅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与投资、全球经济碎片化挑战等热点,展开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全球发展处在关键路口,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举办的这场论坛,有着“共享未来、开放包容”的鲜明标识。

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表示,关税战对于全球经济非常危险,加关税的方式相当于每个月、每个星期甚至每个小时都在改变着全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是不确定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他坦言,“没有人希望在互相伤害的道路上走下去”。

(图源:清华大学网站)
因“对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分析”,斯宾塞与多位学者共同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近年来,他与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等人合著了《长期危机:重塑全球经济之路》一书。
该书中提出: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现实的选择,长期危机可以有长期对策,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
中美联合声明的发表,并不意味着双方分歧已彻底解决,而40天的关税交锋,也让双方对彼此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认识。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的相处之道,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此次演讲中,斯宾塞就表示:未来全球贸易最有可能建立多边体系,欧洲、中国及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支持建立相对合理、可行的多边体系,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量在全球占比逐渐提高,多边关系是必然趋势。
“尽管美国当前政府表现出反多边主义的倾向,但全球多边体系仍有可能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继续存在,甚至在未来美国可能会重新加入。”斯宾塞表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认为,中国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因此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关键在于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增长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科技创新的重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接受深视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深圳作为一个创新的大本营,在新的科技创新浪潮中,将依然会、而且应当起到引领性作用。
主笔 / 郭保瑞
排版 / 阳楚晗
审校 / 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