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珍粹,文物生辉。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连日来,榆林市各县市区博物馆结合各自特色,纷纷“放大招”,以一场场精彩活动,带市民解锁家门口的文化宝藏。
当前,榆林市正式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共44家,其中包括21家国有文物系统博物馆、3家国有行业博物馆和20家民办博物馆。
在神木市博物馆内,“守护文明瑰宝 续写时代华章”馆藏精品文物图片展宛如一扇时空之门,精美的文物图片将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引得市民们纷纷驻足,一边欣赏一边惊叹。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宋丽感慨:“书本上的历史是平面的,可这些图片里的文物有‘温度’,孩子看得可入迷了。”除了图片展,神木市博物馆还与学校合作,打造德育新阵地,将神木本土文化知识“打包”送进课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笑着说:“我们要让文物‘会说话’,从展柜里‘走’出来,走进大家的日常。”
米脂县博物馆举办的东汉画像石拓片展,让市民领略到古代艺术的魅力。在“米脂少年说・薪火传千年”现场讲解活动中,小讲解员们绘声绘色的讲解赢得阵阵掌声。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举办的“十二月会议永放光芒”主题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通过这个展览,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革命历史,很受教育。” 游客李飞感慨地说。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更是创意十足,非遗工坊互动区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们撸起袖子,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个个灵动的皮影小人在手中诞生。赵宁举着自己制作的皮影,满脸自豪:“动手做了才知道,老祖宗的手艺太绝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让人着迷!” 而在“黄河文化大讲堂” 内,专家们围绕“黄河精神的时代价值”展开热烈讨论,学生们认真听讲,生怕错过任何精彩内容。“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大河,更是一条文化长河,我们要讲好黄河故事。”博物馆负责人说。
子洲县博物馆内,孩子们在创意手工活动中认真制作手作青铜器,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好奇。小小讲解员们也有模有样地为观众讲解,展现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清涧县博物馆里,小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好奇地观察着一件件文物,不时提出问题。靖边大夏钱币博物馆举办的榆林地区首届泉友交流会活动,吸引了众多钱币爱好者前来参与,专题讲座和换藏活动让大家收获满满……
在博物馆日当天,这些散落全市的文化坐标,或用激昂的腰鼓唤醒沉睡的记忆,或借精美的文物图片勾勒历史轮廓,又或是通过非遗体验让传统技艺“活”起来。它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同一个事实:历史从未远去,它正以最温暖的方式,与现代人的生活紧紧相拥。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