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物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在郑铎的太阳穴上敲打着稳定的节奏。他调整老式放映机的旋钮,手指触到胶片卷轴时沾上一层黑色粉末——不是灰尘,而是某种细密的金属碎屑,在灯光下泛着青铜特有的青绿色光泽。
"这东西起码有七十年没用了。"技术科的小李递上棉签,"要不要先送去——"
"不用。"郑铎打断他,将胶片卡入片槽。放映机齿轮咬合的咔嗒声在密闭空间里格外清晰,像是某种古老生物的颌骨在开合。
银幕上最先出现的是雪花点,接着突然跳出一段异常清晰的画面:1943年的青江码头,月光将十二个人影拉长成扭曲的直线。每个人都戴着造型狰狞的青铜面具,面具额头部位反射出诡异的铭文。郑铎下意识前倾身体,鼻尖几乎碰到发热的放映机外壳。
"停一下。"他突然说。
画面定格在第三帧。十二个戴面具者围成完美圆形,中央空出的位置被焦痕覆盖,但地面上隐约可见第十三个人的影子。郑铎的钢笔在本子上快速勾勒——那些面具的造型,分明是十二生肖。而在本该是"龙"的位置,只有一团模糊的灼痕。
"他们在等第十三个人。"门口传来女人的声音。
林殊倚在门框上,病号服袖口露出缠着绷带的手腕。她的黑眼圈在荧光灯下泛着青紫,但眼睛亮得吓人。郑铎注意到她光着脚,左脚踝上沾着一点暗红色——不是血迹,更像是某种颜料的残留。
"我梦见过这个。"她径直走向银幕,手指穿透投影中的"鼠"面具,"他的面具内侧刻着丙子两个字。"
郑铎的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一个小洞。这个细节连技术分析都还没发现。他示意小李继续播放,胶片转动的声音突然变得滞涩,仿佛有看不见的手指在阻碍机械运转。
画面跳转到一段德文字幕时,林殊突然剧烈颤抖起来。她捂住右耳,像是听见了尖锐的噪音。郑铎只来得及辨认出"Verrat"(叛徒)和"Treppe"(阶梯)两个词,整段胶片就突然燃烧起来——不是比喻,而是真实的蓝色火焰从片槽窜出。
"关掉!"郑铎扯下外套扑打火苗。在混乱中,他看见林殊弯腰捡起了什么——一段从放映机里弹出来的胶片残片,边缘呈锯齿状,像是被什么动物咬过。
"你看。"她将残片对着灯光,上面有个模糊的手印,"这不是1943年的。"
郑铎接过胶片,指腹触到一片黏腻。凑近闻时,那股甜腻的腐朽感与档案馆火灾现场一模一样。他的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物证科发来的消息让他的瞳孔微微收缩:在红舞鞋鞋底提取的泥土样本中,检测出与钟楼地下空腔相同的矿物成分。
"你手腕上是什么?"郑铎突然抓住林殊的手。绷带松脱处露出一个奇怪的印记——两个同心圆,中间是十二个放射状短线,就像...钟表盘面。
林殊猛地抽回手,撞翻了放映机旁的咖啡杯。褐色液体在证物袋上蔓延,浸泡着那本德文密码本。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被咖啡浸湿的页面竟浮现出原本看不见的红色字迹,组成了一个精确的六边形图案。
"7月16日..."林殊盯着自己的手腕喃喃自语,"那天钟楼会响十三下。"
外面突然传来警铃声。小李冲进来时脸色煞白:"队长,档案馆火灾现场又起火了!但这次...这次火是蓝色的。"
郑铎抓起外套时,注意到林殊正用指甲刮擦手腕上的印记。刮下来的不是皮肤碎屑,而是一种极细的青铜粉末,在她指尖闪着诡异的光。更奇怪的是,当她把这些粉末撒向空中时,它们竟然在无风的环境中组成了一个微型漩涡,正好与密码本上浮现的六边形图案完全吻合。
警车驶出大院时,仪表盘上的时钟突然跳回了7:16。郑铎猛踩刹车,后座的林殊却发出了一声轻笑——那声音不像出自人类喉咙,更像是老式留声机唱片卡住时发出的扭曲音调。
"你听见了吗?"她指着车窗外空无一人的报亭,"钟声。"
郑铎摇下车窗。潮湿的空气中确实飘来钟鸣,但不是来自钟楼方向。声源在他们正上方——阴云密布的天空中,某种无形的巨钟正在敲响第十三声。与此同时,他别在腰间的南部式手枪突然变得滚烫,枪柄上的序列号在皮革枪套上烙下一个完美的圆形焦痕。
林殊的呼吸喷在他耳后:"现在你也是叛徒了。"
齐晏郑铎小说章节目录 齐晏郑铎免费阅读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