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云写的《遥远的哭声》的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人物生动鲜活,让人过目不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短篇言情作品了!主要讲述的是:需紧急排查。我背上钻孔机。C100型,混凝土专用。钻头是新的。凌晨12:15。我用正式的备用钥匙打开304。房间里潮湿和……
晚上11:07分闹钟般准时的哭声,扰的我无法入睡。我架好设备,
一定要找出这烦人声音的来源。找到的是一位老法医的出具的精神异常证明。
可是我明明录到了声音,就在这墙里......1.次声之谜我架好麦克风。
专业指向麦,采样率96kHz,专为抓次声。增益+24dB,低切关闭。墙那边,
又哭了。晚上11:07,准时得像心跳。我按下录制。红灯亮。连续三晚。217分钟。
回放。声音频率低于人耳听觉下限——16Hz。理论上,我听不见。可我真真切切听见了。
是婴儿的哭声。第一次听,心碎成灰。如今只剩烦躁和窒息。我把自己听疯了。
我找了个专家。市声学研究所的,老熟人。他接过U盘,**电脑。脸慢慢白了。
“林昭……”他抬头看我,声音发紧,“录音里没有哭声。”“只有你。”“你在说话。
”我脑子“嗡”地炸开。不可能。我听得很清楚——是婴儿。尖锐,持续,撕膜一样。
我把波形放大。一帧一帧拖。静默区深处,底噪之下,藏着一段人声。极轻。
像刻意压低的呼吸。降噪,滤高频,反复播放。终于听清了。是我的声音。
“爸爸在这儿……”“别哭……”可我从没说过这话。一次都没有。我翻出硬盘,
调出十年前的值班日志。一页页翻。找到了。2013年8月27日,23:13。
“204巡检完毕,进入304,停留47分钟,无异常。”我盯着那行字。瞳孔骤缩,
呼吸几乎停滞。那天晚上,我老婆刚下葬。我抱着她的遗照,在墓园坐到凌晨。
可日志说——我进了304。47分钟。无异常。我的笑声在空屋里撞来撞去。
只是这么放肆的笑,不是我该有的行为。我摘下耳机。显示器的蓝光映在墙上,像谁在呼吸。
寒意从骨髓里渗出来,能把整个房间冻住。一个念头闪过——那哭声不是从墙里来的。
是从我嘴里。2.梦游真相我吐了。第三次。马桶里全是黄水。我盯着电脑屏幕。
那句话还在耳边回荡:“爸爸在这儿……别哭……”我确定是我的声音。不可能。
我从没去过304。钥匙在物业办公室。十年没人进过。除非……可是我去干什么?
没有一点记忆。我在卧室天花板装了摄像头。对准床。开启自动录制。第一夜。睡着。无事。
第二夜。一样。第三夜。11:07。闹钟都没响。我竟然睁眼了。动作很慢。但很稳。
穿鞋。系带。开门。我看着屏幕里的自己。走路姿势不对——同手同脚,一步步挪动。
脑袋随着身体机械地左右摇摆。像被线吊着的木偶。走到304门前。
从裤兜掏出一把黄铜钥匙。万能头,牙花复杂。我没见过。**锁孔。右手用力一拧。
“吱呀——”门开了。进去站定。十分钟。转身。回房。缓缓躺下。打呼声渐渐响起。
我坐在电脑前。用拳头托住下巴。后背冒着冷汗。我低头看鞋底——沾着灰。
我从没去过304。可鞋底的灰。视频中开过的门。还有那个“我”……我的身体,
每晚都不受我的支配。3.墙中秘密我蹲下。手指蹭了蹭鞋底。粉末落在洗手池。像骨灰。
钥匙呢?录像里,我从裤兜掏出来的。黄铜的,牙花复杂。我没配过。
可现在——我拉开床头柜第三格。一把黄铜钥匙,静静躺着。我拿起来。冰的。
像刚从墙里抠出来。304的门锁有划痕。很新。可我不记得。一次都不记得。
我冲到物业翻找当年的施工档案。完全找不到。同事说,保存不当,销毁了。
我只能从市住建局系统里调出。老项目,没人管权限了。
304的墙体记录被替换成一张照片。我老婆躺在担架上。眼睛睁着。嘴角有血。
拍摄时间:2013年8月27日,凌晨三点。我关掉页面。翻出旧U盘。
数据恢复软件跑了一夜。早上六点,文件弹出来。施工图纸。C25混凝土,主卧北墙,
厚度24厘米。标准是8到12厘米。这墙,是特意加厚的。图纸末尾。签名栏。「林昭」。
日期——2013年8月27日。那天我守在墓园。风吹纸钱。我抱着她的照片。
可指纹、签字,却出现在施工图上!签名是真的。笔迹鉴定99.8%匹配。我盯着图纸。
忽然想到——梦游的我,能开门。能签字吗?能浇混凝土吗?那47分钟。
值班日志说“无异常”。可异常的是我。是我自己。我站起身。走到304门前。
钥匙**去。一拧。门开了。像等了十年。我走进去。主卧。北墙。手贴上去。凉。
从墙里透出的凉。我掏出手机。打开录音。贴在墙边。等11:07。滴。时间到。
耳机里——没有哭声。只有一句话,轻轻响起:“爸爸在这儿……别哭……”是我的声音。
可我现在,一句话都没说。我转身,三步并作往家走。钥匙没拔。门敞着。我要查施工档案。
我要挖开这堵墙。不管里面是什么。我得知道!第四章声学谎言我把施工图打印出来。
连同录音文件,一起交到市声学研究所。接待我的不是老专家。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
他扫了一眼文件,笑了。“18Hz次声波?”“林先生,人耳听不到,
更不可能传递语音信息。”“这录音,是伪造的吧?”我盯着他。他说得理直气壮。
像在炫耀他有多么专业。他们出了一份报告。红章盖得端正。「经核查,
翠屏苑304无异常声学现象。」「林昭行为涉嫌散布虚假信息,
请有关部门关注其精神状态。」我走出大楼。手机震动。
新闻推送:「市声学研究所辟谣:所谓“婴儿哭墙”纯属谣言」我查了检测人员名单。
六个人。没有一个,去过翠屏苑。没人勘测过。报告却是“无异常”。
没有实地求证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样真的专业吗?他们不是在证伪。只是在灭声。
我回到车库。翻出报废的手机主板。加上传感器,屏蔽罩,焊点接线。做出一个低频捕捉器。
第三夜。11:07。我把它贴在304门框上。屏幕亮了。波形跳动。频率:18Hz。
振幅稳定。信号源——墙体内部。我拍下数据。上传建筑声学论坛。ID:「我不是疯子」。
标题:「求证:18Hz次声波能否携带人声?」附上波形图、坐标、设备参数。三分钟。
帖子没了。账号:永久封禁。私信弹出一条消息。匿名。只有六个字:「这是死人说话。」
我坐在黑暗里。手还在抖。墙里的声音。我亲手录到了。证据在。
说明我的精神状态完全没有问题。我打开备忘录。新建一条:「下一步:砸墙。」
5.法医阴谋陈国栋来了。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皮鞋擦得锃亮。
他在物业办公室门口站定。递出一份文件。红头,公章,
标题:「关于林昭精神状态的医学评估建议」“创伤性解离障碍。”他念得像在读尸检报告,
保持着法医的一贯性。“建议强制送医,防止自伤或危害公共安全。”我盯着他。他不看我。
只看着墙上的监控屏幕。304,漆黑。我转身就走。没辩解。也没愤怒咆哮。
我知道他要干什么。他不是要治我。是要把我钉死在“疯子”两个字上。
我冲进市医院档案科。申请调取当年的尸检报告。手指敲着键盘,冷汗顺着脊背往下流。
找到了。「死者:未命名织块」「死因:妊娠物排出」「生命体征:无记录」没有心跳。
没有呼吸。没有体重。没有性别。法律上——这不属于“人”。我站在档案室中央。
突然想起什么。市档案馆地下二层。医疗废档区。
那里堆着十年来所有“非临床死亡”文件——没人管的边角料。我翻窗进去。
手电光划过一排排铁柜。灰尘厚得能写字。翻了三个小时。直到指尖碰到一张泛黄的交接单。
「2013年8月27日,男婴,全身成形,体长约32cm,由家属林昭抱离,未火化。」
签字人:值班员张建军。附件有张照片。黑白的。模糊。一个男人,背对着镜头。
抱着一块裹尸布。我认得那件衣服。是我那天穿的。我蹲下。手抖得拿不住纸。
原来我没火化他。我把他带走了。可我把他带去哪里了?6.夜行鬼影鞋底有灰。
连续三天。我蹲下,刮了一点,送去化验。结果:C25混凝土残留。304的墙,
就是这个标号。钻孔机呢?工具包里的钻头,有磨损。新买的,不该这样。我翻使用记录。
夜间,通电12分钟。自动启动。我没操作过。304的锁芯。我拿放大镜看。划痕是新的。
金属被撬过。可整栋楼,只有物业主任和保安主管有备案钥匙。我没权限。我开始吃安眠药。
半片。不多不少。我要睡死。要确认自己会不会走。第一夜。药效上来。睡了。无梦。
第二夜。一样。第三夜。11:07。我醒了。不是自然醒。是突然睁眼。
像被人从背后推了一把。身体自己动了。出门。走廊灯没开。我走得很稳。像走过千百遍。
304门前。“吱呀”一声。门开了。进去站定。北墙。手贴上去,像贴在尸身上。
然后转身。回房躺下。再睁眼——天亮了。我坐在床边。回忆昨晚的画面。那不是我。
动作太准,太机械。可更恐怖的是——我低头看自己的手。右手小指。完整。可记忆里,
我摸到的那只手。小指缺了一截。断口不齐。像被砸断的。我冲进卫生间。对着镜子。
五指张开。又握紧。是我的手。可梦里的,不是?我打开床头的安眠药瓶。空的。三天的量,
吃完了。那个在夜里开门、进房、贴墙的人。穿着我的皮。用着我的腿。
可感觉和我没有一点关系。他是我梦游的壳。是我在夜里活成的鬼。我抓起钥匙。
那把黄铜的。不知何时,又回到了我裤兜。我把它摔在地上。声音很闷。像砸进水泥里。
明天醒来。鞋底还会沾灰?7.钻孔惊魂11:07。墙响了。三下。不轻不重。
像指甲刮在水泥上。「听。」陈国栋的声音从隔壁传过来。「你儿子在哭。」我坐在床边。
手握成拳。指甲掐进掌心。业主群炸了。一条语音被转来转去。
「林昭半夜抱水泥袋进304,鬼知道干啥……」发信人:物业老张。我打了十个电话。
没人接。监控室。我亲自去。值班员低头装死。我说调304录像。他摇头:「权限不够。」
不负责任的物业,摄像头一直开着。只是,不给我看。我是巡检员。却进不了自己管的楼。
我翻出旧规章。泛黄的纸。字迹模糊。第17条:「突发线路故障,可先处置后补单。」
应急检修,无需审批。我从抽屉底层摸出一枚印章。铜胎,木柄,漆皮剥落。
“翠屏苑工程部”。十年前就作废了。我拿钢针,一点点修边。补“老主任”的签名。
笔锋顿挫,收尾上挑。练了三页纸。报备单写好。伪造日期:今夜23:00。主电路老化,
需紧急排查。我背上钻孔机。C100型,混凝土专用。钻头是新的。凌晨12:15。
我用正式的备用钥匙打开304。房间里潮湿和霉味在迎接我,一步都不愿往前迈。
陈国栋林昭小说<遥远的哭声>全文在线阅读 试读结束